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象棋设计中的建筑艺术

2014-12-23 钱坤 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

国际象棋大约发源于2000年前的印度,并通过波斯流入欧洲,最终在欧洲繁荣昌盛。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并流传最广的运动(甚至没有之一),这小小的六十四个方格中包罗万象,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财富。人类历史上的很多重要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都对国际象棋赞不觉口,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国际象棋甚至成了民族血液的一部分,比如俄罗斯就有一对谚语:“国际象棋和伏特加,他们是一对兄弟”。


国际象棋的棋路千变万化,即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也不能穷其十一,有关国际象棋的研究文章和书籍汗牛充栋,这里实在不能够多写。我感兴趣的是有关国际象棋棋子的设计的话题。


这学期机缘巧合,利用一门课的作业设计了一套国际象棋棋子,自认为这是本人在美国这3个月最满意的一个作品。


在这幅棋子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包装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国际象棋棋子的设计史。

据我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象棋棋子发现在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名曰“Shatranj”(见上图),制作于公元760年。棋子一共有7颗,分别是国王(king)、马车(chariot)、宰相(vizier)、大象(elephant)、马(horse)和两个士兵(soldiers)。这6种棋子和现在国际通用的国际象棋规则基本相合,只是在西化的过程中本来是男性的宰相(vizier)渐渐变化成了皇后(queen)、马车(chariot)变成了碉堡(rook)、象和马从动物(elephant、horse)变成了人(bishop、knight)。

中世纪时期的棋子(Lewis Chess)

事实上,从历史到今天,国际象棋的设计也从来没有一个规定的样式,一共六种棋子,只要能在设计中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等级关系,就可以说完成了一套棋子的设计。这个特点也恰恰成为国际象棋设计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象棋的设计也可以不断的推陈出新,永无止境。一个小小的棋盘上,本来就用象征着大千世界的意思,每一副棋子,实际上就象征着设计者对于这个大千世界的诠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到洛可可、再从新古典主义到工业时代,在各个时代出品的国际象棋棋子身上都可以找到那个时代鲜明的风格烙印。


整个19世纪的国际象棋设计层出不穷,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出现于这个时期的最经典的一款国际象棋:斯汤顿国际象棋(Staunton Chess),如字体设计中的Helvetica一般,直到今天,Staunton还是国际比赛的通用棋子。

有关这个时代的国际象棋设计历史,请参考Gareth Williams所著《Master Piece: Architecture of Chess》,我这里只有一个中文版下载的Link,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有关国际象棋的简单历史,也不妨参考这个网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aroluschess/ancient-history

如文章的题目所说,我想研究的内容是现代主义以后国际象棋设计中的建筑学(这个现代主义的时期可以前溯到Art Nouveau)。之所以选择从现代主义入手,是我认为只有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筑和工艺品之间才真正开始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因为工业化为人们的制造带来了新的可能。


Art Nouveau运动缘起与19世纪末期的欧洲。当时的人们开始逐渐掌握玻璃和铁的铸造技术,惊异的发现,这些工业材料结合新的工业技术可以为人们带来的和以往全然不同的艺术形象。Art Nouveau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工业化力量的开始——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开始。

Art Nouveau国际象棋(疑似后人设计)


Art Deco 国际象棋 (疑似后人设计)

(我试图找到当时人原创的Art Nouveau,但暂时没有成功,不过我相信这样的棋肯定是存在的)


20世纪的各种艺术运动风起云涌,在这里,吸引的地方在于,艺术开始不仅仅成为一种图像,而是成为一个思想的载体。人们开始学会尝试通过静态的、二位的媒介去描绘动态的、三维甚至思维的客观世界。这个时候,人们开始脱离古典的流线风格,而追求工业化的简洁设计。这里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套由Josef Hartwig设计的包豪斯国际象棋:


在这幅棋子种,每个棋子的形态被简化到了最基本的体快,而仍然保存着棋子和棋子间明确的等级关系。更加精彩的地方在于,每个棋子的设计中还融入了棋子行动的路线和方式,车走直、象走斜、马拐弯等等。这幅棋不仅仅成为游戏的道具,更重要的是它还传达的游戏规则;它不仅仅是静态上的雕塑,还承载了动态的信息——这又使棋子可以被容纳进现代主义的思考范畴。


包豪斯棋的包装也颇别致,将硕大笨重的棋盘简化成一张纸,同棋子一并装进一个小小的盒子中——以往作为贵重的工艺品的国际象棋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线上就可以生产的小盒子。应该来说,这幅小小的棋子囊括了很多东西,这里面纳入的思考,甚至可以投射到整个现代主义的发展。


方方正正的包豪斯以及Cubism之外,二十世纪上半叶有那么几个人对国际象棋的设计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Marcel Duchamp(杜尚),那个把小便池倒过来明明为“泉”的人。他是个举世闻名的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艺术家,但不为人所知的是,他也是一位水平非常高的业余棋手。他说过一句话:“根据我的观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棋手,但所有的棋手都是艺术家”。


另外有一个八卦,说他的第一任老婆因为受不了他对国际象棋的痴迷,在结婚一个月后的一天睡觉时把棋子偷偷的粘在了棋盘上——过了两个月他们就离婚了。


据说他和第二任老婆关系不错,因为老婆同意Duchamp教她下国际象棋,但是约好:两人永远都不对弈。


杜尚设计的国际象棋棋子。

杜尚的国际象棋笔记,棋盘上的图章是他自己设计的。


相对于他的其他艺术作品,这幅棋子显得非常正常,并没有太多的超现实主义味道。反而是他的朋友Max Ernst设计的棋子,更具有张力,让人联想起达利的画面。下面这一副,是杜尚在Ernst设计的棋子前的合影:

事实上,不光是杜尚,在整个超现实主义运动和艺术家群体中,国际象棋都是一个始终出现的艺术元素。国际象棋不仅仅作为工艺品出现在棋子设计中,还作为元素出现在各类艺术品中,如绘画、雕塑、摄影和音乐。


至于为什么国际象棋会被超现实主义如此青睐,我看到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国际象棋是超现实主义的一个很好的隐喻:一项关于暴力的仪式在一个纯粹理性的背景中进行。”(Chess was also a good metaphor for surrealism: a ritual of violence enacted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pure rationalism.)


是的,这小小的64格中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充斥了人们对理性的赞扬,也充斥了人们对理性的怀疑。这里凝固着固化的物质和流淌的时间,它们隐藏在每一个战局里,悄然褪入永恒。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在1944年举行了一场展览,The imagery of Chess。这个展览汇集了32名艺术家的作品,象征着棋盘上的32个棋子。


有关更多的超现实主义和国际象棋的资料,请参考下面这个链接:

http://www.edochess.ca/batgirl/Imagery_of_Chess.html


应该说1944年的展览,是国际象棋设计史上的最高潮。国际象棋不仅作为一种工艺品参与艺术创作,它本身的全部都成为了艺术。

杜尚,棋手的肖像,1911


时光流逝,随着电脑的发明,国际象棋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艺术品的国际象棋设计也跟随着艺术商业化的潮流翻出更多花样。很多艺术家、建筑师都把国际象棋作为自己特有风格的一个植入品,使之化为品牌的一部分。比如建筑师Frank Gehry为Tiffany设计的这幅棋:

以及日本老太Yayoi Kusama的南瓜棋

最后想谈谈我自己设计的这幅国际象棋:


在我看来,计算机的出现在计算方面大大的推进了国际象棋的发展,但是在国际象棋设计领域,并没有因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而有太多进步。事实上,因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使我们对产品形态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造型的可能性大大的超过了以往。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国际象棋棋子必须用明悉的体块加以雕刻来完成,而现在,却完全可以通过流畅的曲线而表达。随着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国际象棋从设计到制作的门槛将大大降低,我期待会有更多优秀的国际象棋作品产生!


(开篇图,我设计的国际象棋,车、马、象、后、王、象、马、车

结尾图,“后”)



关注映美资讯、浏览或购买映美产品,请:

1. 登录映美官方网站:www.jolimark.com

2. 关注映美官方微信服务号(微信号:Jolimark-Marketing)

3. 光临映美移动商城:http://mall.jolimark.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